以建設“世界華人謁祖圣地”和“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”為目標,以“資源整合、項目驅動、品牌塑造、產業集聚、板塊聯動”為手段,建設一座文化韻味深厚、旅游產品豐富、文旅深度融合、文旅名牌響亮的文旅名城,將文化和旅游業培育成為隨州的特色增長極,力爭實現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年均保持15%以上的增長速度,文體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左右。 創新舉辦炎帝故里尋根節,舉辦高規格、多層次炎帝神農文化研究、交流、傳播活動,實施一批炎帝文化產業項目,使炎帝神農文化真正成為湖北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文旅產業品牌。進一步提升炎帝故里景區和市博物館、曾侯乙墓遺址軟硬件水平,爭取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成功創建5A級景區;積極探索引入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,創新“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”的形式和載體,使尋根節成為文化的節慶、旅游的節慶、特色產品展銷和經貿活動的平臺。 建設一批具有全域支撐作用的文旅綜合服務平臺。按照主客共享的理念,建設集中提供好吃、好玩、好住、好購、易行的綜合服務平臺。在隨州主城區,依托“編鐘古樂之都”“卓爾青銅古鎮”建設綜合性游客集散服務平臺;在縣市區,建設夜游、夜宴、夜游的文旅街區。建設一批具有區域帶動作用的重點文旅項目。綜合提升市博物館,推進神農部落、原石部落、中國(隨州)國際樂器交易城、廣水市黃土關農文旅小鎮、大洪山自在小鎮、何店神農谷境旅游度假區、齊星公司體藝中心、互聯網文化產業園、出版物印刷產業園等文旅項目建設,力爭盡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。培育一批多業融合的新業態項目。培育炎帝故里研學旅游、九口堰紅色旅游、裕國香菇工業旅游、銀杏谷康養民宿、徐家河和封江口國家濕地公園、草店車云山航空營地、高速服務區交旅綜合體、大洪山和桐柏山房車(自駕車)營地、抱樸谷中藥養生、桃源村鄉村民俗等一批新業態項目。 高質量完成隨州文旅形象構建“五個一”工程:即一個城市形象宣傳口號、一個城市品牌LOGO和吉祥物、一套城市旅游符號和標識系統、一套文創產品體系、一系列推廣應用方案。力爭三年內開發特色旅游商品30種以上,構建線上線下銷售網絡。 |